180° 剥离力测试仪的应用关键:胶带与贴膏剂粘性检测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/ 浏览数:2
在胶带固定、贴膏剂敷贴等场景中,“粘性” 并非单纯的手感判断,而是需要精准量化的关键性能指标。180° 剥离力测试仪(电子剥离试验机)通过模拟实际剥离场景,将 “粘性” 转化为可测量的力学数据,不仅成为胶带与贴膏剂产品质量管控的核心设备,更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体验与安全合规性。
180° 剥离力测试仪的核心功能,是在180° 恒定角度下,以稳定速度将粘性产品从标准基材(如钢板、棉布)上剥离,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剥离过程中的力值变化,最终得出平均剥离力、峰值剥离力等关键参数,客观评估产品的粘性强弱与稳定性。
1. 核心工作原理
设备采用 “恒定角度 + 匀速剥离” 的测试逻辑:
将胶带或贴膏剂的粘性面均匀贴合在标准基材上,并用标准压辊(通常 2000g)来回碾压 3 次,确保贴合紧密且无气泡;
设定剥离速度(常见范围 50-300mm/min,可按需调整),将基材固定在设备下夹具,粘性产品自由端固定在上夹具;
设备启动后,上夹具向上、下夹具保持不动,形成 180° 剥离角度,传感器实时记录剥离力值,测试结束后自动计算并显示平均剥离力。
2. 关键设备特性
角度精准可控:通过机械结构固定 180° 剥离角度,误差≤1°,避免角度偏差导致的力值数据失真。
速度稳定:采用伺服电机驱动,剥离速度波动≤2%,确保不同批次、不同样品的测试条件统一。
数据可视化:配备显示屏与数据存储功能,可实时显示剥离力 - 位移曲线,支持数据导出(如 Excel 格式),便于追溯与分析。
兼容性强:可更换不同材质的标准基材(如不锈钢板、亚克力板、医用棉布),适配胶带与贴膏剂的不同应用场景。
无论是胶带还是贴膏剂,180° 剥离力测试均需遵循 “标准化流程”,确保测试结果具有可比性与参考价值,以下为通用检测步骤(可根据行业标准调整细节)。
1. 样品准备:统一测试基准
从同一批次产品中随机抽取 3-5 个样品,胶带需裁取宽度 25mm(或 50mm,按标准要求)、长度 150mm 的试样,贴膏剂需保持完整且粘性面无破损、污染;
标准基材需提前清洁(用无水乙醇擦拭钢板,棉布需干燥无杂质),确保表面平整、无油污,避免影响贴合效果。

2. 样品贴合:模拟实际使用场景
将试样粘性面均匀贴合在标准基材指定区域,贴合过程中避免拉伸或褶皱;
用 2000g 标准压辊以 300mm/min 的速度来回碾压 3 次,确保粘性面与基材充分接触;
贴合完成后,将样品置于标准环境(温度 23±2℃、相对湿度 50±5%)中放置 20-30min,消除贴合后的应力。
3. 设备调试与测试:精准采集数据
设定剥离速度(胶带常用 100mm/min,贴膏剂常用 300mm/min,具体参考行业标准)、测试行程(通常 100mm,覆盖试样有效贴合长度);
将基材固定在下夹具,试样自由端固定在上夹具,调整夹具位置,确保剥离初始角度为 180°;
启动设备,待测试完成后,记录设备显示的 “平均剥离力”(核心指标)与 “峰值剥离力”(评估剥离初期的粘性强度)。
4. 结果判定:结合行业标准
对比测试结果与产品标准要求(如胶带需≥5N/25mm,贴膏剂需在 1.5-3N/25mm 之间),若所有试样的平均剥离力均在合格范围内,且偏差≤10%,则判定该批次产品粘性合格;
若出现单个试样数据异常,需重新取样测试,排除操作误差后再判定。
1、在胶带行业的应用
胶带质量控制
标签与包装胶带开发
特种胶带性能评估
2、在贴膏剂行业的应用
医用贴剂:评估粘附持久性
透皮给药系统:控制药物释放速率
伤口敷料:平衡粘附与易撕性
180°剥离力测试仪作为胶粘材料性能评价的“金标准”工具,已在胶带与贴膏剂行业构建起从研发、生产到合规的完整技术链条。随着消费者对产品体验和医疗安全要求的不断提升,剥离力测试将不再仅是实验室数据,而是连接材料科学与终端信任的重要桥梁。